相关文章
陶勇访谈
来源:中国建筑绿化网  时间:2009-1-8

记者:陶总,您好!能否从您的角度谈谈目前国内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
陶总:你好。
绿色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定义,园林绿化、节能、生态都属于绿色的范畴,现阶段的绿色建筑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理论上和表面上的东西看起来很热闹,但是真正的实践几乎没有。以清华大学低能耗示范楼为例,最终的技术转换还是完全依靠外国(意大利)的一些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应该怎样转换到民用建筑上?这是一个比较困难、比较大的问题。中国的问题最终还是出现在政策上,政府政策出台不够细化,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七大报告对节能、生态上的问题都提出了要求,然而实际**们节能行业内真正具体执行的东西没有,我们所谓的实施细则,现在我们讲的一步节能、二步节能、三步节能,35%65%80%这些都是很笼统的数据,根本没有明确实施,比如说:东北地区自身的具体节能政策应该怎样出台,中央政府是大的政策,国家面临的局势非常严峻,这是和全球接轨必须解决的一个燃眉之急,并不是说政府出台的规范拿到东北就能用,而是说东北应该出台合适的规则,华南地区又应该怎样实现建筑节能?

我们国家在建筑节能上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整个地区的气候变化跨度太大,地域性非常大,地方政府怎样把中央政府的概念很好的演化和延伸为一种可以执行的标准,这种标准形成后再保证我们对每一个建设项目进行真正的数字化监控,所以这个是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比如说:我们现在认可你二步节能能达到65%以上,实际上,我们只是看它外浆材料用了多厚就能达到,但我们要测的话还是能测得清楚,比如不能保证我穿上一件棉衣就暖和了,里面没有羊毛衫不行,不带围脖也不行,所以里面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另一个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现阶段中国的社会意识还没有节能的概念,中国的社会意识是追随国外发达国家的概念,否则也就没那么多人买汽车了。那么怎样达到一个全民节能的状态,老百姓对节约能源方面的能商怎么样?比如说:我们办公打印的资料,早期在国内所有的机关单位都是打完正面就扔,而国外绝大多数机构都是正面打完背面接着用,简单来说是节能办公成本,其实还是一种节约能源的表现,一张纸的木材消耗量也是很大的,还有我们社会对待任何大小事首先都不是从节约能源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考虑,可能更多是考虑自己如何方便,所以节能意识现阶段在我们国家急需要一个社会认同,只有社会认同了,老百姓买房的时候才会去考虑开发商的这套房子到底是不是节能,从国家层面来说,只能是利用价格来限制,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激励措施,比如德国政府的做法:只要你用了可再生的能源,如用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电力公司一定要给你发的每一度电给钱,因为你是在制造可再生能源。而我们国家的在这方面的政策就很缺失。


记者:前段时间颁布了一个节约能源法,里面提到了对于使用新的节能产品和新技术的税收政策优惠政策,您能否谈谈对国家在建筑节能领域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的一些看法吗?

陶总:其实仔细去追查你刚才说的这一块,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尤其对于个人,《物权法》出来以后,每栋房子的产权都是属于你自己个人的,自己在个人房子上产生的可再生能源国家政策应该怎样支持怎样考虑,这才是落实到每个人,老百姓才能体会到,这就是欧洲很多国家的做法,把这些政府政策都细化到每一个老百姓身上,所以节能的社会意识形态一下子就能建立起来,政府的配套政策,社会的个体才能产生社会群体的作用,真正的节能不是在于机关单位的节能,关键在于个人的节能,而媒体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的宣传,为什么要节能?怎么节能?节能有什么好处?这是一个普及问题;另一方面还得对政府宣传,即政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两边扣上,才能更好的规范开发商的方向,所以很多问题主要是出在这个层面。我们对于绿色,不管怎么说,可能现在都是个潮流,是个时髦名词都好办,怎么体会这个东西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

记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现阶段设计机构接触的绿色建筑项目的主要情况?
陶总:我们在这方面,用先进技术来支持科技建筑来做设计我们算是做得比较早的,如山东济南太阳树和南京锋尚项目我们都有参与。简单来说,我们从建筑设计层面上国家规定你必须要节能,每个设计院,外墙保温和窗户的选择这些都很难真正达到节能的最大目标,只是一个门槛标准,外保温是能产生一定的节能效果,但是也要考虑到生产外保温产品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这个绿色建筑是靠多少不绿色的材料支撑下来的啊,现在大家已经开始发现建筑节能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外墙保温就能解决问题的,很多开发商更多的是出于**的心理,他们做保温节能的东西考虑的更多的是它的卖点,这个是市场性的,不可能成为我们主要的方向。

记者:您认为现阶段在技术层面**们国家所设计的一些大型绿色建筑是否已经成熟?
陶总:总体来说我们国家在绿色建筑的专项节能技术上已经有很多成熟的地方,尤其这两年引进大量的技术进来后都消化掉了,比如太阳能的光电转换和地源热泵技术,就技术层面来说都已经比较成熟,只是成本和价格还稍显昂贵一些,我们现在唯一不成熟的是如何把能源系统综合组织到一起,整套系统的解决方案我们做得还不够,一是我们所掌握的技术还不足以支撑我们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二是我们的设计人员还不了解怎样把各个层面的技术很好的衔接到一起;三是我们现在还没法真正评估一个绿色建筑所达到的节能指标。标准缺少实践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标准和规范。建筑师的知识缺乏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建筑师的学识背景和知识背景的构成跟建筑节能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团队的问题,也不单单是建筑师方面的问题。

记者:那您觉得从本土建筑师的角度怎样去看待一些国内大型绿色建筑的设计问题?
陶总:建筑的生态和节能主要是一个概念上的问题,我们用原材料搭建起来的建筑我们通常意义来说可能是绿色的,但它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回过头我们用现代材料来代替原材料,这样也必然会伴随着一些有害物质的产生。

记者:能具体介绍一下您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所遇到的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吗?
陶总:从现在的体系来看,我们现在紧要解决的是再生能源的问题,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国策是息息相关的,不管在南方和北方地区,怎样利用太阳能是一个很顺理成章的事情,进一步的风电转换和光电转换上,比较昂贵一些的技术,但是在具体考虑到生态环保问题的时候,这些是我们应该更多去使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记者:现在很多大型设计院都纷纷改制,您觉得制度的改变是否会影响到建筑设计在我国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陶总:不会,这个就要求政府在法律体系上要尽量完善健全,象欧洲所有的设计单位都是属于市场化而不是政府直接管辖的,所以说这个跟市场化是没有关系的,所有的市场机制到最后还是要服从于法律法规的。

记者:请您预想一下我们国家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前景吧?

陶总:绿色建筑是一定是要做的,这个涉及到我们家园的建立和生态体系的恢复,先破坏后治理这是西方国家走的路,哪个地区都躲不了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有资格去说生态节能环保的问题,我们国家的发挥方向还是很清晰,绿色节能和生态环保是必须坚定不移去解决的问题,前景还是很乐观。

 



分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