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绿树成荫花满园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10-6-14
    6月的世博园,暖风习习,花香阵阵,绿草茵茵。据世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上海世博园的绿化面积达40%,在浦东园区专门规划建设了世博公园、后滩湿地公园等面积较大的花园。同时,80%以上的世博展馆都做了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和室内绿化,许多场馆的建筑绿化构思巧妙,让人赞叹。

  一个个绿化项目为世博园增添了一片片亮丽的色彩,也给游客提供了休息的空间和观赏的新风景。

  扮靓世博园区

  为每一位参观者提供舒适宜人的绿色生态环境,是世博科技面临的挑战

  目前,世博园每天的参观人数都超过30万人次,面对人们高涨的参观热情,如何为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舒适宜人的绿色生态环境,也是世博科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法国馆内高达20多米、环绕整个场馆室内空间的绿色立体容器,让所有进入馆内的游客为之震撼。据场馆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在各种立体容器内植入多样的绿色植物,是为了表现人们在有限空间里对绿色空间的无限追求。容器内的绿色植物大多是选用适应上海气候条件的植物,如瓜子黄杨、细叶针茅草等。

  新西兰馆则将蔬菜种植到了屋顶上,屋顶面被设计成坡状屋顶花园,从新西兰火山口的高原植被、沙漠植物和一些珍贵树种,再到现代城市人日常食用的生菜、辣椒、茄子等蔬菜,游人都可近距离参观。

  漫步浦东世博大道,每隔10米左右就有一个两米高的垂直花柱,道路两侧花坛中各种鲜花争奇斗艳,灯柱上都挂上了花篮,微风吹过,花香沁人心脾。

  一位从山西来的游客对着路边的鲜花不停地拍照,他对记者说,世博园中美景如画,他要把世博会上看到的美景都带回家。

  如此的美景来自前期的合理规划。据介绍,在绿地规划上,世博园的绿地形成了“一轴、两带、五园、多楔”的结构。“一轴”指世博轴,“两带”是黄浦江两岸沿江绿带,“五园”为世博公园、江南公园、白莲泾公园、后滩湿地公园、求新公园,“多楔”是指垂直分布于黄浦江的各种配套绿化、道路绿化等,总绿化面积达106万平方米。

  “‘绿色世博’是本届世博会的重要内涵之一,而世博园的绿化是实现这一内涵最直观、最生动的载体之一。”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世博项目部副总经理宋雪春说。

  演绎科技内涵

  世博园中每一片绿化都凝聚了绿化技术人员的心血,是生态绿化科技的结晶

  走近世博会历史上最大的主题馆————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细细观察东西立面上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立体生态绿墙,你会发现巨大的绿墙是由一个个小容器贴墙固定而成。

  “这种在纵横交错的超大规模、超高难度的菱形钢结构外墙上成功建设的生态绿墙,依托了上海植物园自主研发的新型壁挂植物种植模块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成功集成了支撑结构、种植模块、绿化植物、一体化介质、精准灌溉等各项技术。”宋雪春告诉记者。

  据介绍,立体绿墙最核心的科技含量不在植物本身,而是在介质。“栽培植物的介质不是一般常用的土壤,而是由十几种不同的材料混合而成的。”上海植物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一体化介质技术是专为壁挂植物研制的配套产品,既能满足植物2年内正常生长的需要,又具备轻质保水、无异味、不易发生病虫害、介质不松散等优点,介质配方从原材料到最后的栽培介质回收均避免浪费自然资源。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案例馆“沪上·生态家”的西墙面上,固定着许多2米高左右的铁丝网格,网格上爬满了常青藤,将整个墙面装点得生机盎然。绿化项目负责人陈荣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在上海有专门的绿化植物培育基地,这一片面积161平方米的常青藤绿化墙都是由一块块的铁丝网格拼装起来的。一般来说,常青藤的苗要在基地培育1年多的时间才能用在建筑的外墙上。

  可以说,世博园中每一片绿化都凝聚了众多绿化技术人员的心血。绿墙垂直绿化科技,就是本届世博会第一次提出并正式示范展现的。上海世博会开幕至今已有许多企业、单位前来参观取经。上海市静安区领导在考察“沪上·生态家”后,就打算在公共场所大面积复制、推广这一技术。

  “通过科技人员的研究与攻关,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又具中国特色的生态绿化技术在本次世博会得到全新应用,不仅营建了‘自然野趣、科技内涵’的世博生态花园,全面展现了具有中国元素的世博空间绿化的特色魅力,更为游人提供了一个清新宜人、绿色舒适的生态环境,同时亦为上海以世博会为契机积极建设‘绿色城市’做好了技术准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寿子琪说。



分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