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暴雨倾城,上海距离 “海绵城市”还有多远?
来源:中国建筑绿化网  时间:2015-8-27

            
   受台风“天鹅”外围环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申城昨天出现明显降雨,今天早上拉响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市内有地方出现积水。以往,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许多城市,遭遇连续暴雨后就容易开启“看海模式”。如果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未来能不能给上海滩铺上一块大大的海绵,下大雨时把雨吸掉,不下雨时把蓄存的水放出来再利用,让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不再陷入“城市看海”的窘境。

   日前,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上海正在因地制宜,在国家指导性技术指南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自己的“海绵城市”标准,确立源头控制、管网优化和建立内涝防治体系“三段论”。另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目前符合透水要求的路面达到36万平方米,而全市道路和高架路面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避免“城市看海”出新规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源出于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排水工程的理念经历了快速排放、控制水质、量质并举和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美国等发达国家已进入可持续发展理念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开始实施,本世纪初传入我国。随着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因降雨出现内涝,开启“看海”模式,“街上游泳”、“路边捉鱼”、“汽车漂浮”、小区住宅楼一夜之间成“海景房”等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关键还是城市规划建设中长期“重地上轻地下”所致。
 
   2007年,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在全国率先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雨水浅层地下蓄渗技术和装置,在研发基地率先使用,并于2010年在虹桥交通枢纽得到成功应用。
 
   在2012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和2013年国家重大水专项的资助下,该院又开发了旋流处理-浅层蓄渗技术和装置,相关成果在黄兴公园成功应用。
   除此之外,上海世博园区内具备透水功能的道路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辰介绍说,今年,受市建管委委托,该院与本市交通、规划、水务、绿化市容、住房保障等部门下属研究单位联合开展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意见的研究,有望形成本市建设海绵城市指标体系,根据上海地方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专家表示:“上海土壤的粘土性质特别明显,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但一旦吸收过多也会‘饱死’。在上海,尤其要考虑水面率和绿地率等指标。在规划控制指标要求下,标准涉及到建筑小区、绿化、道路广场和水务系统。”
 
上海公共绿地内建成的首个“雨水花园   
   晴天时,它是一个浅凹绿地,林木茂密,植被丰富,鸟语花香;雨天时,它是一个“蓄水池”,收集雨水,净化水质,涵养地下水……最近,闸北区长临路上的共康林带内,建成了上海市公共绿地系统中的首个“雨水花园”,依据“海绵城市”的理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排水,需要时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根据测算,全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带动6万亿元投资;建成后,上海全市管网的排水能力将提升30%以上,可抵御“五年一遇”的短时强降雨,即一小时内降雨量达49毫米,可不留积水、全部排空。
 
   记者探访

海绵城市
上海公共绿地内建成的首个
“雨水花园”  晴天时,它是一个浅凹绿地,林木茂密,植被丰富,鸟语花香;雨天时,它是一个“蓄水池”,收集雨水,净化水质,涵养地下水……最近,闸北区长临路上的共康林带内,建成了上海市公共绿地系统中的首个“雨水花园”,依据“海绵城市”的理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排水,需要时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减少积水 有效净化水质
   今天上午,记者走进这片占地13000平方米的林带,红色的小径曲曲折折,在苍郁的林地中蜿蜒,内有小广场、座椅供居民休憩。道路两旁,种满了美人蕉、黄菖蒲等观赏植物,艳丽的花朵在绿叶中绽放。小路尽头,一潭2000平方米的池水映入眼帘,水生植物生长茂盛,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

   施工方介绍,依据“海绵体”的理念,这块绿地是下凹式的,低于地平面50厘米左右。道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圆圆的卵石阻隔泥土,地面都是透水铺装材料。普通的城市硬质路面,下大雨时水来不及下渗,只能快速涌入下水道,容易积水。而在“雨水花园”里,雨水可以被像海绵一样的绿地土壤吸收,“吸满”后通过围绕绿地的生态植草沟缓慢流入池塘或排入市政管网内,减少管网压力,减缓内涝。 

   除了蓄水,“雨水花园”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雨水汇集后,其中的污染物可以被植物吸附或消减。比如,美人蕉的块茎可以大量吸收雨水中的重金属,而导致水质恶化的氮氧化物则易于被黄菖蒲吸收。 
抽稀树木 配置水生植物
    为了将林带改成“雨水花园”,绿化指导部门与建设公司多次沟通,对设计图反复讨论修改。负责建设的上海绿金绿化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戴荣强介绍,绿地下安装了下渗装置,深挖地面一米多,铺设了粗砾层、无纺布等,卵石则起到过渡和压土的作用。林间小路完全按照居民熟悉的路线修建,尊重他们的健身习惯。为了不破坏旧林地原有的林木,大型机器都不能开进来,开沟、回填等全由人力完成。

    在植物配置上,池塘和绿地周围以大量耐湿性强、抗污染的水生植物为主,比如鸢尾、吉祥草、千屈菜、细叶针茅、花叶芦竹、旱伞草、吉祥草、美人蕉、醉鱼草等。林间以原有的水杉、香樟等抽稀而成,再配以桂花、梅花、桃花、樱花、红叶李等四季开花的灌木。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林内的小气候,改善周边环境。 

   “现在这里的春、夏、秋三季景观都很好,以后会再补种些冬天的观赏类植物,使一年四季,季季有景。”戴荣强说。 
收集数据 今后提供参照
   收集数据今后提供参照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副站长许晓波表示,共康绿地原是一片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的高压线下林带。其中的植物较密,后期生长受限制,不少树木就像“鸡毛掸子”一样,树冠为了抢夺养分直往上长。而下大雨时,林带中又总是积水,居民只能“望洋兴叹”。

   改造后,这里的积水情况已大有改观,林内小气候也比以往更好,吸引了许多花鸟鱼虫。7月台风“灿鸿”来袭时,绿地里的道路清清爽爽,居民又惊又喜,直观感受到了“雨水花园”的作用。“绿地中,还设置了一些观测井,在日常维护中可以收集数据,成为今后上海建造‘雨水花园’的参照。”许晓波说。

海绵上海”里的绿地该怎么建?
   在我国,有16座城市被财政部列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包括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

   专家指出,虽然上海并未列入“海绵城市”试点名单,但台风暴雨时不少路段也常陷入“看海”的窘境,说明城市的排涝能力已捉襟见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森林生态站站长刘春江表示,上海同样应该考虑以“海绵城市”的标准对城市进行规划,大力建设城市森林和绿地,达到天然蓄水、净水的目的。在树种的选择上,应该选择枝叶粗糙的针叶林树种造林,通过植物的树冠和根系吸纳、净化雨水,在天晴时通过蒸发、蒸腾,让水分在森林内部自循环,湿润并清洁整个城市的空气。

       
   相关人士表示,课题已于今年立项,花三年时间进行观测和探索,研究成果将用于对本市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的指导,根据实践对导则进行修改。
 
   绿化部门表示,类似共康绿地这样的“雨水花园”,可以通过“渗、蓄、滞、净、排、用”等途径,合理调蓄雨水,起到节约资源、优化生态的作用。目前,在嘉定和金山,各有一个“雨水花园”在筹划中,经过招投标后,预计今年内将开始实施。今后,通过在公共绿地中打造更多的“雨水花园”,城市吸水能力将明显提升,市政管网在雨季时受到的压力可大大减少。


打造“海绵城市”,一个都不能少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去年11月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阵地”在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等,打造主要分为以下三种途径:
 
  ■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包括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记者注意到,该《指南》特别提到,“海绵城市”建设应统筹“三大系统”: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以通过对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转输与截污净化等功能,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即传统排水系统,应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共同组织径流雨水的收集、转输与排放;
 
 

   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用来应对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一般通过综合选择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构建。

 
  以上三个系统并不是孤立的,也没有严格的界限,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元素。
 









 



分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