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今年影响泉州最大的自然灾害当属台风。9月15日,台风“莫兰蒂”带来的强降雨让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内涝。
除了担心城市再出现内涝,造成损失和出行不便外,许多市民提问:“泉州该如何规划建设,才能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带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和市直代表二团代表、泉州市排水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苏静璇。 本报记者 吴丽娇
《中心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有望年底完成
记者:我市出现相对严重的内涝,除了不可抗力的极端天气,也有排水防涝设施的不够完善,无法有效快速排涝的问题。在城市规划方面,是否有相应的措施?
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市城乡规划局一贯重视我市排水防涝问题,先后委托编制了各组团市政工程、排水防涝等一系列规划。该系列规划的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防涝标准为20年一遇,是目前福建省内最高的设防标准。这些规划有效地指导了我市相关排水防涝设施的建设,比如西北洋滞洪区、城东东澄湖滞洪区及市区相关沟渠等。去年,按照住建部发布的《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有关要求,我局又委托编制了新的《中心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有望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根据该规划,中心城区防涝标准要提高至30年一遇,东海组团防涝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将极大提升我市的排水防涝水平。规划内容涵盖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城市防涝系统规划等,是一项集雨水排放、防洪排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领域的新型综合大专项规划。
“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正在编制
记者:社会各界多位人士表示,“海绵城市”的建设,能缓解城市内涝,泉州是否有相关进展?
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海绵城市”,为解决城市内涝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收和释放雨水,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目前,《泉州市中心市区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中。
苏静璇:我个人认为,这个措施值得推广,我市要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科学布局建设地下雨水调蓄设施,同时结合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的实施,比如铺设透水砖,缓解城市内涝压力。
建议加快启动建设西华洋滞洪区
记者:此次党代会,您关注城市的内涝问题,带来哪些建议?
苏静璇:经过前期的调查,我有三个建议。第一,加快中心市区滞洪区、泵站等防洪排涝系统建设。目前,我市有3个滞洪区,它们分别是西北洋滞洪区、浦西滞洪区、东澄湖滞洪区。而位于北峰片区的西华洋滞洪区建成后将提高中心市区的滞洪能力,不过仍未启动建设。据悉,西华洋滞洪区属于北峰丰州组团滞洪排涝系统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包括滞洪区及景观工程、排涝泵站、排洪沟渠和防洪闸四个部分,设计总用地约127公顷。
第二,加快道路积水点改造,增加雨水口,实施雨污分流。当前,主要是抓好中心市区19个防洪排涝整治点,加快对排水管道、雨水井等设施的疏浚,确保市区防洪排涝设施的有效提升。
第三,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提高排水防涝综合能力,不过此举措在老城区较难开展,因为涉及交通、拆迁、复杂的地下管网等,新区倒是适合开展。